边城是谁写的_,边城是谁写的

引言:《边城》是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旬的作品,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这部作品里,沈先生抒发了心中的乡土情怀,寄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希望。

《边城》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川湘交界一座小山城“茶峒”。登场的主要人物是掌管川湘孔道小溪来往渡船的老船夫及其孙女翠翠,还有茶峒城里的掌管水码头的船总顺顺,以及其两个儿子,老大名为天保,老二名为傩送。诸位主角皆是善良之人,但是,似乎是天意弄人,这班善良的人聚到了一起,却没有像童话故事般有一个美好的完结,反而酿成了一个善良的悲剧。

边城是谁写的_,边城是谁写的

1978年,沈从文先生在友谊宾馆


一、《边城》故事创作背景与风土人情

或许是因为这座小山城位于川湘的交界处,两省的边界处,属于边远的地方,而故事又发生在这里,所以小说被命名为边城。茶峒是一座安静的乡城,鲜少有外来势力的影响,民风淳朴,人们乐善好施,安居乐业,俨然陶渊明理想中的“桃花源”。或许,我们也可以称呼为沈先生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寄托着美好与希望。

《边城》创作于1934年,在那段岁月里,沈先生得到了爱情,与女学生张兆和结婚,事业上也获得了稳定与成就。所以,《边城》中那种恬静生活的美好才会无处不在地表露在字迹里边。而在当时,社会上的政治动荡不安,全国抗日救亡的运动在激烈地进行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中共中央的存亡形式严峻,不久后中共中央与红军总部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征”。无疑,在这种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情况下,普通百姓的生活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常年来的军阀混战,蒋中正将政府的大部分经费用来镇压南方的红军政权,使得彼时中国的经济体系快速地走向衰退,雪上加霜的是又遇上恶劣天气的袭击,使得全国多地区受灾,饥民增多,居民流离失所。

这还只是肉体上的苦难,老百姓还同时背负着精神上的压力。因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不明确,甚至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大多数的老百姓心中没有归属感,他们不知道应该依赖的是什么?可依靠的又能维持多久?他们的心态就如一艘迷失了方向而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船,无依无靠。而沈先生此时的《边城》可作为是处于水深火热人民的精神救赎。人民渴望那座小山城中的美好,没有世俗的喧嚣,没有市井的欺诈,没有炮火的侵扰,仅有幽静的蝉鸣,仅有清澈的小溪,仅有朴素的人情。缺乏希望的老百姓能从其中梦幻色彩般平凡安稳的生活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要说沈先生是否是引领“船舶”泊岸的明灯,其实也未必是明灯,也可能只是一只萤火虫,这只萤火虫虽不能引领“船舶”靠岸,而是带给了人民寻找光的希望,告知人民即使在苦难的环境下,也要心怀向善。

边城是谁写的_,边城是谁写的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


二、故事人物

眸子清明如水晶,天真活泼。这是故事中描述的翠翠的样子。翠翠是被自然教育出来的女孩,没有经过世俗的污染,温柔清纯,这是沈先生对理想的乡城文化追求象征之一。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就像一个大染缸一样,无论你是一张白纸还是素巾,迷醉在这灯红酒绿生活里的,很难不保证会成为失足青年的一伙。相比来说,翠翠就像一张白纸,纯洁纯朴得很。但是,从小就失去父母的翠翠,打小就与祖父相依为命,并没有得到完满的爱。所以,对于爱的概念,翠翠是朦胧的,就如傩送在夜晚用歌声为翠翠歌唱,而翠翠却只能在梦乡中徘徊,不能感受到傩送的爱意。这也与后来翠翠对傩送的感情欠缺流露表达,导致了一个令人惋惜的悲剧的发生。

老船夫算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对于过路人慷慨好心赠予的钱财,他一概不收,坚定地说明自己有公家的口粮。或者对于执拗不过的,他收下财物后也会去镇上买一些上好的烟草赠予过路的人或买一些茶叶冲茶给过路人来解渴。这无疑是一种真善美的体现,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抑制住自己的贪婪,别说乐善好施了,不贪公家的口粮已经算好了,否则如今世道也不会有贪官的存在。所以说,老船夫的侠骨柔肠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放到当今的社会,也永远不会过时,依旧是真善美的追求之一。

傩送心思细腻,遵循自己的本心,敢于面对自己的爱情。相对于老大天保来说,傩送较为令翠翠感到心动,使她更容易摸到爱情这层朦胧的薄纱。不过,由于老大天保的意外离去,傩送因而对大哥感到愧疚,认为大哥的死与自己有关系,又因自身性子如母亲般不爱说话,不善表达,所以对翠翠那青春期强烈的爱情,一半因愧疚而丧失,一半因无言表达而噎在心中。所以,傩送对翠翠的爱情,顿时被磨灭得所剩无几了。心灰意冷的傩送选择离开伤心的地方,到外去行船,不知归期。

以上人物可谓是理想化的人物,要想真的把这样善良可爱的人聚到一起,细心的读者们可以隐隐约约发现其中并不现实。现实是残酷的,沈先生在14岁的青春年纪跟随部队到处扎军,经历过炮火的风霜,人民生活的苦难后,发现与自己理想的生活并不相符,终究在1922年脱离军队,去寻求自己的道路。也正是沈先生四处求学的过程中,世道在不断地变化,他久日未归的家乡也物是人非。所以,《边城》是他寄托了对家乡那种时过境迁的怀念文学,也是一部理想化的怀旧文学。

边城是谁写的_,边城是谁写的

1984年电影《边城》海报


三、命运的坎坷

《边城》中的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都是简朴直白的描写。例如文章开头:‘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咋一看,这段文字运用了多个“一”来写景,但我们从中又不觉得繁杂,反而觉得整个节奏舒缓,简洁明了,犹如一幅田园风光画面逐渐映入眼帘。由此,整块文章就像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没有再多的其它点缀,仅靠其自身的自然光芒来体现其高端的艺术价值。

就是这样描写得犹如浑然天成的景物,分担了该剧情发展的担子,使得读者沉浸在其中,并且相信故事中世界所含有的天意。似乎这一切并非是作者刻意安排的,而是本来就该如此发展,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顺其发展。没有刻意的或令人惊叹的转折,仅有的只是直白的叙述。

然而结局并没有圆满,翠翠没有与傩送在一起,而是在等待着不知何时归来的傩送。如果,当初翠翠能感知傩送歌声中的爱意,没有害羞与含蓄的暗恋,勇于接受傩送的爱情。那结局或许会不一样,但这仅仅是如果,或许傩送正因为翠翠的害羞和含蓄而喜欢上她呢?只能说是天意弄人,就如培根在《习惯论》中所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也正是翠翠从小在祖父的呵护下对爱的认识不全,导致对爱情部分认知的残缺而导致的退缩性格,才导致这个悲剧的产生。

其实,也没有说法判定谁对谁错,只能说是因果的循环,命理的无常。

如果,翠翠真的与归来的傩送结为夫妻,那么,原来那个活泼灵动的翠翠就不复存在了。沈先生为了想让这段青春纯洁的美好留存在心底,就打算不安排傩送回来了,但为了给读者留下故事的后续念想,告诉了我们,也许傩送“明天”就回来。就这样,故事便“结束”了。

边城是谁写的_,边城是谁写的


后记:有人评论道,这个没有结局的结局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688.html